
扎根三农,践行普惠
希望金融响应国家支持三农、精准扶贫、普惠金融的号召,以新希望集团实体产业链为依托,满足三农领域从业者生产生活过程中必需的借款需要,业务范围涵盖了农业产业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农村消费金融等领域。
希望金融自2015年成立以来,经过三年的稳健发展,目前累计交易额已经突破70亿元,资金全部服务于农村实体产业。
希望金融已经在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等多个省份布局60余家分公司及业务中心,单笔贷款仅在6万元以下,已成功助力近10万户农村家庭脱贫致富。
除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外,希望金融还利用自身在农牧行业的专业知识,开发了“养鸡助手”、“猪盈利”和“望望先花”等辅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的互联网工具。
目前,希望金融已经基本跑通了整个三农服务生态圈,大量的服务已经正式开通并获得了农户的认可。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希望金融实现了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逐步改变三农领域服务成本高、有效覆盖难和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难等核心难题,将金融服务范围扩展到三农领域的小微企业和农村欠发达地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和服务理念,真正关注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需求、偏好和金融行为,助力三农实体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
由于依托新希望三十余年的农村市场积淀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希望金融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业产业链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农村消费金融和农业产业支付等四大业务方向。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希望金融不断优化供应链金融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高度共享和整合。
凭借供应链金融系统强大的开放性和技术性能,希望金融极大地改善了借款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业务效率。目前,在希望金融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借款用户可在注册完成后,一站式跑通融资借款全流程,线上实现借款、还款流程的双向激活。
如今,依托供应链金融系统的支持,希望金融还可以高效、精准地分析借款用户的借款需求是否匹配其经营状况,最终实现快速放款。未来,希望金融的目标是,半小时内完成整个过程。这些信息技术不但扩大了希望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也为希望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重要抓手。
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希望金融实现了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逐步改变三农领域服务成本高、有效覆盖难和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难等核心难题,将金融服务范围扩展到三农领域的小微企业和农村欠发达地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和服务理念,真正关注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需求、偏好和金融行为。
金融赋能农民致富新希望
农村金融正在成为一个大风口,希望金融的优势是熟悉农村、农业和农民,具有先行优势,以及对三农生产和消费场景的深度了解。
若能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在城乡资金融通信息中介服务方面的优势,作为对传统财政和政策金融在扶贫开发中的有益补充,将能大大提升扶贫的效率和精准对接效益,助推各地方政府顺利完成“摘帽销号”的精准扶贫既定目标。
老秦是山东德州人,2010年他出借100万建设两栋猪舍,准备大干一场。但由于市场行情不景气,老秦的猪场一直处于亏本状态,经营状况惨淡,被迫停养。老秦也由当年村里响当当的富翁发展成人见人避的“负翁”。
在这种情况下,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希望金融。希望金融业务人员去他家实地考察之后,给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建议——养新希望的合同猪。原因很简单,老秦已经有了规模可观的现代化猪舍,他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市场行情不好和养殖经验缺乏,而养殖新希望的合同猪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难点。
老秦第一次在希望金融借了6万,这6万块钱作为合同猪的押金,老秦从新希望六和那里获得了600头猪苗以及饲料和疫苗等必须的生产资料。由于获得了新希望的技术支持,老秦这批猪养的很成功,新希望六和顺利地回收了这批生猪,并很快归还了老秦的6万元押金,老秦也赚到了120元/头,600头猪共计赚了72000元。
老秦的第二批猪养的比第一批还要好,截止到2017年9月底,老秦的养猪场发展到养殖1100头,年出栏2200头,实现毛收入50万,纯利润20多万元的规模。
老秦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如果能卖老婆孩子,我也会卖的。”经历了由白手起家到百万富翁再到一无所有甚至负债累累,老秦说最艰难的时候他曾想到了自杀,一了百了。
希望金融给了他希望,让他觉得生活还是有奔头的。所以,对于像老秦这样的借款用户来说,金融网贷的可获得性意味着改善生活,发家致富的希望,这也是希望金融中“希望”的意义所在。(网贷新闻https://news.xwj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