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经贸要闻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人民币汇率并非贸易冲突的关注焦点

2018-06-08 13:21 来源:商业见闻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简称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称,虽然中国已承认增加美国产品进口,但总体国际收支(BOP)可能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故人民币兑美元未必将连续下跌。

  管涛称,并无共识认为中国改变贸易模式将最终导致人民币下跌,即使对美贸易顺差缩小。

  “市场预期出现分化。一些人认为增加进口将促进中国国内消费与投资,从而吸引更多资本流入,进而抵消了贸易顺差缩小,这利好人民币”,管涛称。中国金融40人是重要智库,成员来自私营部门与政府,目前管涛为该智库全职高级研究员。

  -收支稳定

  只要中国经济保持稳定以及储蓄和投资不发生急剧变化,就能够维持收支国际收支稳定,管涛称。

  消费品进口很大程度取决于总体消费水平,后者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且一些进口将取代目前在海外电商平台上的很大部分直接购买。

  增加采购能源和农产品等美国产品还可能替换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购买,管涛说。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依靠万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来支持人民币。过去两年这一主导地位已下降,因中国经济从出口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2017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自2007年的10%下降至1.3%。

  -人民币贬值幅度更小

  但今年,4月中旬美元开始反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小于多数其他货币。4月17日至6月6日期间,人民币兑美元跌1.82%,同时更广泛美元指数升4.7%。

  同时,人民币跌幅为所有G10货币中最小:欧元兑美元跌4.8%,日圆兑美元跌2.87%,且英镑兑美元跌6.44%。

  这一趋势明显体现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周度人民币指数之中。该指数衡量人必币兑美元一篮子24种货币。5月末该指数较4月13日当周升0.37%,5月18日当周高见97.88,创2016年4月以来新高。

  部分市场人士怀疑中国已入市干预以维持人民币强势,并以此作为与美国讨价还价的潜在筹码。管涛并不赞成这一点,并补充说中国追求这一策略为时过早。

  “人民币汇率并非贸易冲突的关注焦点,中国无需通过维持人民币强势来取悦美国”,这位顾问称。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