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区域经济合作等热点问题,本网专访了商务部研究院欧洲及欧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华芹。
刘所长认为,经贸合作有一定的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想上千亿元就能上千亿元。经济发展一定要取决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客观性。目前情况下,上合组织区域内的经贸合作已经很成功了,中国功不可没。中国和其他上合组织成员间平等相待,有资金注入,拉动盘活了当地经济增长,另外提供通道,可以为上合的内陆国家提供出海口。
区域经济合作既有长期效益,也有眼前效益。以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例,满足了我们的生活需求,对改善我们大气环境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天然气从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经我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源源不断输送到我国。成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典范,给沿线国家带来近万个就业岗位,相关国家石油工业也因此得以提升。
上合组织大多为内陆国家,便利化问题更突出。以中欧班列为例,开通后,对沿线拉动特别大。所有国家都在讲“通道”,阿塞拜疆、土耳其都在讲通道,因为通道对他们特别重要,这条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通道确实给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上合组织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成就举世瞩目,也有挑战,但相信秉持“上海精神”,把握“一带一路”的新机遇,上合组织大家庭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