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经贸要闻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推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是中荷经贸关系的基石

2018-12-17 14:4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近日,参加过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鹿特丹发展促进署国际贸易与投资部中国事务部部长李可为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就中荷经贸关系、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等话题做了解析。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中荷经贸关系有哪些促进作用?

  李可为:我认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连接中国和全世界的经贸关系纽带作出了贡献。荷兰是中国在欧盟最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截至今年9月,荷兰已上升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仅次于英国、保持中国在欧盟第二大投资目的地的地位。

  中国经济时报:荷兰的投资环境有哪些优势?

  李可为:荷兰税收体系优惠,税收安排灵活,企业所得税等税率在西北欧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此外,金融、法律和会计等服务业水平较高。世界500强企业中绝大多数在荷兰设有分支机构,许多跨国公司在荷兰成立了全球或地区总部。

  中国经济时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作为欧洲“香蕉经济走廊”上的明珠,鹿特丹将发挥哪些作用?

  李可为:作为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在承载中荷货物贸易往来方面发挥者重要作用。同时,随着中欧班列的迅速发展,每周3班满载货物的列车从中国成都路经荷兰蒂尔堡市到达终点站鹿特丹海港。鹿特丹不仅在航运和物流产业上多年来在荷兰和欧洲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整个地区经济也在渐渐往高新科技、新能源、循环经济和智慧城市做转移和升级。

  中国经济时报:鹿特丹发展促进署如何促进多边经贸交流?

  李可为:鹿特丹发展促进署是为促进荷兰鹿特丹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而设立的官方专责机构。署里国际贸易投资部门为国际公司量身定制商务考察,协助企业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税收结构、劳动法规,为企业在荷兰选址设公司、安置派驻员工等方面提供信息、建议和咨询。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说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是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

  李可为:鹿特丹港等自开埠以来,一直把自由贸易作为立国之本。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决心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从这个意义来说,自由贸易是两国经贸合作的共识和基石。

  中国与荷兰均重视国际经贸合作,均具有趋同的自由贸易立场,因此,这些有助于增强双方互信的理念无疑将推动中荷经贸合作健康和持久地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看待中荷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李可为:未来,随着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力度加大,我看好中荷经贸关系的未来。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