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伊宁县农民让盐碱地“蝶变”大粮仓

2023-02-07 10:01 来源:伊宁县人民政府网站

伴随着一阵阵轰鸣声,在晾晒场上铲车正在将金灿灿的稻谷装车,工人将散落的稻谷聚拢,不一会儿的功夫,伊宁县喀什镇拜什墩村村民钱新军家的600亩盐碱地的稻谷就全部装完车准备送往稻米加工厂——伊犁谷香米业有限公司。

图为晾晒场上铲车正在把稻谷装车。(图片由钱新军提供)

“计算了一下,今年,盐碱地水稻平均亩产达到380公斤以上,随着土地不断改良,明年亩产有望达到500公斤以上。”11月11日,村民钱新军高兴地说,初次尝试种植盐碱地水稻,丰收的喜悦更是溢于言表。

钱新军所种的盐碱地水稻田位于喀什镇赛皮尔村和托提温村农田交接的地方,这里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化严重。村民们怕这样的地种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所以没谁愿意开垦盐碱地种植农作物。

钱新军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今年年初,钱新军看到了盐碱地种植水稻的的优势,就决定承包600亩盐碱荒地进行水稻种植,成了当地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

“种植盐碱地水稻优势多,困难也不少,比如土地改良成本花费大、种植过程耗人耗力,还好有政府出面协调,帮我们解决资金、技术等难题,这才换来了今年水稻种植丰收的结果。”钱新军说。

原来,为支持钱新军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当地政府在了解情况后,通过积极协调申请银行贷款、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等,助力钱新军通过盐碱地水稻种植增收致富。

资金困难解决后,钱新军干劲儿十足,专心致力于平整土地、修渠通水、施肥种植、科学管理等,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他的600亩地的水稻发芽、分蘖、拔节、抽穗、结实,迎来了首次大丰收。稻田稻穗金黄、籽粒饱满,钱新军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等农活全部忙完了,我要花些时间向农业技术员请教整地、翻耕、培肥全套技术,还要用心选择耐盐碱水稻品种,明年,我将大量用鸡粪、牛羊粪与粉碎后的秸秆等沤成有机肥还田,用绿色生态的办法改良盐碱地。”钱新军说。

伊宁县喀什镇副镇长杨海龙说;“我们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常态化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钱新军信心满满地说:“经过3年至5年的改造,可实现盐碱地由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的转变。通过以稻治碱,我相信在盐碱地上也能种出高产粮,日子就会一天一个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食材也越来越讲究。伊犁谷香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孝顺说:“盐碱地产出的大米品质好、口感好,属生态弱碱米,粘性大,非常适合熬粥,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听到这些后,钱新军的信心更足,干劲更足了。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钱新军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有了更深的认识。“明年,我将继续扩大盐碱地水稻种植面积,变盐碱地资源劣势为产业优势,用生态的方式产出优质的稻米。今后,我将尝试在改良的盐碱地上种经济作物,积累更多的经验,让更多村民也看到盐碱地种植的优势,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让盐碱地焕发出新活力。”钱新军也有了新的规划和愿望。(记者陈新梅特约通讯员骆春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