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工作推进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带头落实,成立以书记为镇级总河长,镇长为镇级副总河长,班子领导为镇级河长,村总支书记为村级河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镇水管站及各相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并根据水环境治理要求与任务,适时调整和充实河长组织体系。2022年6月7日,调整充实镇村两级河长2次,共调整12人。
(二)强化工作责任,履职尽责开展巡河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镇级河长率先垂范,认真履职尽责,多次深入辖区河道监督检查,以实际行动促进了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截至目前镇级河长开展巡河120次、村级河长巡河134次,对巡河发现的问期及时记录,更新问题台账,对河道存在乱采滥挖、乱堆乱放等现象进行清理整治,通过河长巡河、定期检查、联合执法等活动,切实为开展好河长制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强化制度管理,推进常态长效水环境治理。2017年8月27日,旧城镇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的要求,制定出台《旧城镇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构建区域与流域相结合,层级明晰、责任明确、推进有力的“河长制”组织指导体系,镇村两级26名河长按照镇级河长每月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半月不少于1次对责任区域河库渠进行现场巡查,摸清镇域范围内河道的污染源、岸线占用,淤积状况等情况,形成 “一河一档”信息库,制定“一河一策”,实行“一河一长”,全镇11条(段)总长88.23公里的河道实现“河长”全覆盖,全面落实常态化管理。目前我镇河道水质有所改善,实现了集中供水全覆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地表水监控断面水域环境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达标率100%;板桥河水库荣获“云南省美丽河湖”称号。
(四)强化管护,实行挂图作战完成整改清零。2022年上半年旧城镇紧扣“截、治、清、修”四个环节,开展截污纳管、河道清淤、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态配水与修复“六大工程”,统筹推进水体综合治理。截至目前,更换河长制公示牌23块,开展清河行动9次,投入经费20.6万元,清理河渠18条,水库1座,出动机械设备4台次,组织干部群众参与1488人次,清理污染物25.93吨。
(五)强化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政务网、微信平台等主流媒体功能,开展多形式、多方位、持续深入的宣传活动,开展河长制工作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28余人,联合各个村组通过微信、微博方式发布省、州、县清四乱公告30余次,充分利用赶集日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在重点河段制作宣传牌4个,为全镇河长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强化巡检,做到情况心中有数。面对今年降水来得早、雨水多的情况,旧城镇及时组织各级河长和相关人员,对旧城镇辖区内6座小(二)型水库、4座坝塘和7座机械闸进行检查,其中:者白水库、阿拉坡水库、瓦槽山水库上游有来水量,蓄水量比往年有所上升;秧田坝水库、黑舍水库蓄水正常,溢洪道正常泄洪,大坝运行正常,各项附属设施运行正常;4座小(二)型水库(黑舍水库、秧田坝水库、瓦槽山水库、阿拉坡水库)均已安装水位标尺,路溪白水库、者白水库预计10月底安装;子交小坝塘已干涸,由于坝体渗漏严重,无法正常蓄水;其余3座坝塘,瓦舍坝塘、路洒洋猫石坝塘、河民村坝塘蓄水正常,运行良好;雀梨树机械闸,弯腰树机械闸,青禾机械闸,三河机械闸都存在有一孔闸门无法正常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