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生活消费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浙江青田稻花鱼“游进”四川古蔺

2024-01-15 08:49 来源:四川日报

  1月10日,泸州市古蔺县德耀镇凤凰村。看着池塘里的鱼苗一天天长大,村党支部书记闵德书的脸上满是喜悦:“5月水稻插秧后将鱼苗投入稻田,11月陆续上市,一亩稻田光鱼就能多赚4000元。”

  “一亩稻田投放30斤浙江青田县产的鲫鱼苗,可收获稻花鱼130斤。稻花鱼纯有机,不打药不喂饲料,市场售价每斤45元。除去买鱼苗的1800元,每亩稻田可增收4000元左右。”闵德书一边给村民算账,一边叮嘱:“划得来,高标准农田改造要抓紧。”

  高标准农田改造,是为了给从青田县“游来”的稻花鱼营造更宜居的环境。

  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对口帮扶古蔺县。在帮扶工作组的带动下,古蔺县充分利用乌蒙山区与浙西南山区生态和地理环境相似、稻田资源丰富的优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借鉴青田县“稻鱼共生”种植养殖模式,逐渐打造出一个个令人向往的村庄。

  这样的改变,要从到浙江考察学习说起。当时那般羡慕的心情,闵德书至今记忆犹新:新式住宅、绿地连片,水、电、通信等配套一样不少,“简直就是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

  “最关键的是村里有产业,老百姓的口袋都鼓鼓的。”他说,“想把当地‘稻鱼共生’经验复制过来,又担心‘水土不服’。”

  闵德书的担心不无道理。其一,鱼对气候、水土、环境等要求高;其二,村民们是否愿意接受新事物要画个问号。

  凤凰村村民黄明开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23年,黄明开在自家8亩稻田里尝试养殖稻花鱼。“这鱼肉鲜味美,供不应求,米的品质提升后卖价也上去了。”黄明开介绍,去年8亩稻田收入近8万元。

  “禾苗为鱼遮挡阳光、鱼能吃虫子水草,鱼粪还田,稻子还可以不施农药。”记者遇到黄明开时,他正给其他村民讲解“稻鱼共生”绿色循环养殖系统知识。“如今,我也算是半个‘专家’。”他按捺不住喜悦,“不仅能讲清楚理论,还能实地指导。”

  “稻鱼共生”带来的惊喜,让“黄明开们”干劲十足。

  如今,“稻鱼共生”种植养殖模式,已辐射至古蔺县10余个乡镇(街道)近20个村,种植养殖面积达6万多亩,逐步形成以“稻鱼共生”为主导,中药材、葡萄、花椒等“1+N”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单一的产业不足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后劲。在古蔺县,不少村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创新“美丽乡村”+农业、休闲、民宿、康养等新型业态,助力乡村振兴。以凤凰村为例,村集体经济投资建起的稻米工坊暨乡村会客厅,已成为另一支柱产业。这个由村小学改建而成的会客厅,可实现新收稻米标准化加工、包装、展示和深度体验等一整套流程。

  产业振兴,带动人居环境提升。近年来,古蔺县相继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支持的机制,引导村民提升房屋外观风貌、改厨改厕、美化庭院,有序推进管线序化、村道提升等,不断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

  新的种养模式带来的“附加值”变化明显。古蔺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稻鱼共生”种植养殖模式产出的大米以“天台贡米”品牌包装后,从早前每斤8元涨至每斤16元,稻花鱼价格也远高于市场鲫鱼批发价。

  闵德书介绍,今年凤凰村将探索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与康养旅游结合等模式进行市场化运营,还将推出“长桌宴”农家美食、特色民宿等新增长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