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十大首都最美家庭”揭晓,东城区朱茂锦家庭榜上有名。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来到草厂四条胡同,走进朱茂锦家,与全家人一起包饺子,炸饹馇盒,聊家常。
朱茂锦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居住在前门街道草厂四条胡同。朱茂锦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平时积极参与社区“小院议事厅”,关心社区大小事,为社区美丽家园建设贡献“家”力量。
讲述人
朱茂锦
●年龄:74岁
●身份:前门街道草厂社区居民
身体力行做好垃圾分类
从国家倡导垃圾分类开始,我们家里就开始进行垃圾分类了。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都特别支持,分起类来也很积极,分得特别细,已经养成了习惯。
在厨房里,我准备了专门的厨余垃圾桶,家人在做饭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厨余垃圾的投放。有时候买回来的绿叶菜是用细细的胶带捆住的,家人们会注意把胶带摘出来单独放在其他垃圾桶里。除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我们还在院子里用纸箱子做了一个桶,专门投放可回收物。喝完饮料的空塑料瓶子、快递纸箱……大家都会自觉放在这里收集起来。
家里的有害垃圾没有那么多,有了废旧电池、过期的药品等有害垃圾,我就及时收集起来。家旁边就是我们社区的“小院议事厅”,里面有四色垃圾桶,有害垃圾就丢到红色桶里,特别方便。
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欣慰的是家里的小孩子也养成了随手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里的事儿,就是大家的事儿。家门口的“小院议事厅”是我们社区居民经常去的地方,我也不例外。前不久,社区打算在胡同选址建设电动车停车棚,就在议事厅讨论了一番,我也作为居民代表参加了。
社工们向我们展示了拟建车棚点位效果图和设计方案。我发现,遮雨棚是倾斜的,遇上下雨天,雨水顺着棚子流到墙根,可能影响房屋防潮。在我提出这个问题后,社工和设计方很快就给出了解决方案:遮雨棚设计成倾斜的,是为了减少空间占用,准备加装集雨槽,解决雨水冲墙问题。
“小院议事厅”的很多议题我都积极参与,如胡同里如何养犬自律、小院公约的制定等等。有时候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我也会和家人们一起讨论,大家也一起积极地帮忙出主意。我们都知道,只有社区这个大“家”变好了,每个在这里的小“家”才会更幸福。
记者手记
朱茂锦一家待人热情,有着北京人特有的爽朗、大方。遇到节假日,看到社区的清洁工、保安、快递小哥不能回家时,朱茂锦一家会热情地邀请他们来到自家小院,一起吃饭聊天。
真诚热切、友爱互助,优良的品德在朱茂锦一家人的努力下得以传承延续,良好的家风不但成为这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更多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