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国家工信部网站发文称,就近期媒体曝光的校园电信业务营销违规问题,工信部约谈了中国移动、江苏移动及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要求其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下一步,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将彻查违规问题,严肃问责。
南都记者获悉,2018年参加高考人数为975万人,而录取人数预计超过700万人。由于学生群体是电信消费市场的潜力军和4G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校园电信市场的开拓愈发受到运营商的高度重视。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重视,过往几年中,针对校园电信市场的争夺中爆出不少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部分地方运营商甚至采用不规范经营的做法,争夺新入学学子。
江苏移动涉不正当竞争
8月1日,工信部网站发文称,就近期媒体曝光的校园电信业务营销违规问题,工信部约谈了中国移动、江苏移动及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要求其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下一步,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将彻查违规问题,严肃问责。
此前,江苏移动就曾因校园市场营销问题被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约谈。南都记者发现,江苏省移动公司部分地市分公司在校园营销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通过威胁、甚至殴打工作人员等方式阻挠其他公司业务发展;二是收购其他公司手机终端;三是通过发送虚假短信引发他网用户群体投诉;四是拦截异网用户短信;五是利用渠道排他性协议阻止其他公司进入校园开展营销工作。
今年7月,南都记者也曾报道过江苏南京、南通等地的移动公司推出“寻找10分满意用户”活动,涉不正当竞争(详见南都报道《移动“给10分送话费”被指花钱刷好评,其实联通也有!涉不正当竞争》)。南京移动向用户发短信称,发送“10M Y”(十分满意)到10086,即可获得5元话费。对于江苏移动公司这次搞“评满意、送话费”的活动,有人质疑一些用户通常会为了得到5元话费,而“违心”给好评。因此,有移动用户认为,这样的用户满意度调查,真实性掺水,难以令人信服。
今年起运营商不得在校园摆摊
9月即将来临,2018届大学新生即将入学。据悉,2018年参加高考人数为975万人,而录取人数预计超过700万人。由于学生群体是电信消费市场的潜力军和4G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校园电信市场的开拓愈发受到运营商的高度重视。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秋季校园电信业务市场规范管理工作,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落实《关于规范当前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15〕420号)等文件为重点,强化违规行为问责处理。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提高,自觉不在校园及其周边摆摊设点营销电信业务。
广东移动方面回应称,摆摊的行为以前确实存在。广东联通方面则表示,都是按照工信部的相关要求来做的。”
此外,南都记者还发现,在此前工信部发布的《关于规范当前校园市场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通知》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与有关单位签订排他性协议,限制、干扰其他电信企业入校开展电信业务营销活动;不得恶意贬低、诋毁攻击其他电信企业,损害其名誉及合法权益;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用户使用指定的电信业务和终端设备;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用户选择其他电信企业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不得虚假宣传,误导用户消费;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严禁校园电信市场恶性竞争、人为破坏通信设施、恶意侵权及其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事件。
仍有运营商在通知书中夹寄电话卡
不过,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近两年的大学新生入学时,还存在在入学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业务宣传材料等情况。广大大二研究生小袁表示,她是2016年入学的,当时收到过移动的电话卡;而2017年入学的广大大一学生小王则表示,当时他收到的是电信卡。据南都记者了解,这种夹在入学通知书的电话卡一般内有50元话费,实名激活后即可使用。
然而,早在2011年6月30日,工信部就印发了《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工信部电管函【2011】306号),明确要求基础电信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并多次强调,未经用户同意不得邮寄或夹寄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和宣传资料等。
有专家指出,尽管“包办”银行卡、电话卡的做法方便了学校和学生双方,但也有侵犯个人隐私、强制消费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