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玉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
很多媒体朋友采访的时候会问我,你是人生哲学是什么?我会告诉他们,我这一生只想读懂四个字。
作为个体人,我想读懂“第一等事”。我想搞明白,“何为第一等事”。作为企业家,我想读懂“寿人济世”,我想搞明白,何为寿人济世。
作为个体人,王阳明的目标是“读书学圣贤”,这是他毕生的自觉追求,希望通过读书,形成完整的人格,进而实现淑世的志向。郭沫若的《王阳明礼赞》中就说:“他的任侠气概是他淑世精神的根株,他的骑射、词章是他武功、学业的工具。”
我也曾在文章中写道,对于现代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创新”是第一诉求,新技术、新模式、新来源、新市场、新组织……创新才是企业家的“第一等事”。
然而作为医药企业东阿阿胶的负责人,我还想读懂“寿人济世”四个字。“寿人济世”是东阿阿胶的公司使命,我认为它也应该成为中药企业的最高道德。
所谓“寿人”,就是产品要做得“地道”,要追求最高质量,“不省人工,不减物力”,产品要道地,要安全有效,能治病救人;更高的境界是,不但能治病,还能治未病,能滋养人的生命,使人获得身心健康。
所谓“济世”,就是淑世,是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要做得‘厚道’,除了提供好产品外,还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一直认为,制药企业,虽然不是医院,但产品最终面对的无非是两类:一类是患者,他们希望能够解除病痛,恢复健康,他们内心有迫切愿望;另一类是追求生活品质的普通消费者。
面对这两类人,企业和企业的经营者要有情怀,要事事处处为顾客着想,要以“父母心”面对患者,以同理心面对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为他们提供最好的阿胶产品、最好的服务。
在看《女医明妃传》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我印象深刻:王道士问允贤,面对一个胃痛患者的时候,为什么她要假装不会医术?允贤说,她认为那是个成年男子,没有性命之忧,能够捱到王道士归来。王道士大怒:“如果那个人是你哥哥呢?”他质问允贤,何为医者父母心。他的质问,是振聋发聩的。他问出了一位医者立世的根本原因,也问出了一位医者存在的根本理由。
作为医药企业,作为医药企业的领导者,“医者父母心”是“济世”的本心,是悲天悯人的淑世精神。
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滋养好顾客的身心,滋养好自己的身心,形成完整的人格;同时也能也滋养好东阿阿胶的品牌,将东阿阿胶滋补养生第一品牌树立得更牢,企业走得更长远。
企业和企业家都要有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基业长青,走得久远。
很多企业家以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就是为慈善事业捐款、为天灾人祸出力、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这些的确都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体现在他们为慈善事业捐了多少钱、为灾祸出了多少力、为见义勇为设立了多少基金、为社会正义发出多大的呼喊,更体现在他们遵守法律、尊重最基本的商业交易规则,不进行欺诈和欺骗。
说穿了,把企业做好,才是最大的社会责任。企业做好了,首先是对员工负责,他们不会失业;其次是对股东负责,他们不会遭受损失;再次是对国家负责,提供了税收。
怎样才能把企业做好?把企业做好,就是通过创新,提供高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建立起品牌。这就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上,创新是企业家的“第一等事”,“寿人济世”是东阿阿胶的使命。
只有强大、有竞争力的公司才能对整个社会负起责任。只有健康的企业才能提高并丰富人类及其社区的生活,所以杰克·韦尔奇才认为“CEO最首要的社会职责,就是确保公司的财政成功”。
西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普遍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主要责任。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说:“仅存在一种,而且是唯一的一种商业社会责任--只要它遵守职业规则,那么它的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并且从事那些旨在增加其利润的活动,这也就是说,在没有诡计与欺诈的情况下,从事公开的且自由的竞争。”
我们并不否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主要责任,但一家公司除了追求利润外,还应该有更高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寿人济世”。
“寿人济世”与企业追逐利润的属性并不背离。东阿阿胶在2002年就发现了驴皮资源短缺的问题,这关乎东阿阿胶未来的发展。于是我们就通过“精准扶贫”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建养驴基地,一方面解决了养殖户的脱贫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我们驴皮资源紧缺的问题,还给当地政府提供了税收。
我们的“精准扶贫”坚持了十几年,效果非常明显,地方政府都欢迎我们到当地建养驴基地,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提升当地的收入水平。这种一举多得的方式,是社会责任与企业属性的良性结合,也是“寿人”与“济世”的和谐统一。
去年在第十五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上,东阿阿胶和我个人分别荣获全国质量奖与中国杰出质量人奖。我当时说:“作为医药行业唯一的获奖企业,东阿阿胶承载了整个行业的希望,也承担起了整个行业的责任。”
也是在那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寿人济世”不仅仅是东阿阿胶的公司使命,而应该成为所有医药企业使命。
我大半生都在从事医药行业,没想过改行。既然在这个行业里生存和成长,就要以“寿人济世”作为最高道德,作为最高目标,作为最高的社会责任,最大的追求。
读懂了“第一等事”,也就学会了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读懂了“寿人济世”,也就学会了做一个怎样的医药人。我想我这一生,读懂这两个“四个字”,就足够了。它们虽然凝练,却蕴含着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