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热点关注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玛沁县当洛乡“1+5”政策里的致富“密码”

2023-08-02 12:09 来源:玛沁县人民政府网站

“现在政策好,户户住新房,家家脱贫困,处处好景象,养殖业的利益好,牧民群众收入多,国家好政策说不完,党的二十大精神放光芒,乡村振兴“1+5”政策惠千家……”

“党建引领来治理,爱党爱国爱家园,创新创业树新风,致富莫忘帮老乡,政策惠及千万家……”,乡村振兴“1+5”政策的下发,牧民群众有了打开幸福大门的“密码”,抑扬顿挫的宣讲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一场场“热气腾腾”的讲拉开帷幕,一幅幅“精神富有”的新图景在此徐徐铺开。

“小房间”里的“大道理”

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开展以来,玛沁县当洛乡开始了“新一轮”入户,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包村干部穿梭在各家各户,沾泥土、进家门、带真情、拉家常,开展收入测算、排查小口机井、厕所革命、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包保领导、双联单位更是一茬接着一茬,奔波在各个包联群众家中,忙的不亦乐乎。

“阿克,咱们家里现在有几口人,孩子们在上学吗?”“咱们现在有多少亩草场”“家里养了多少牦牛啊,有没有外出务工就业的?”,乡村振兴“1+5”政策文件出来了,文件说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牧民致富渠道,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这是为了让咱们老百姓牛羊养殖不吃亏、有钱挣呢。”在格雅村养殖大户巴利家中,驻村工作员索南冷智亲切得与其交谈,详细讲解乡村振兴“1+5”政策中关于进一步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今年当洛乡要实施“联合社+企业+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户”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项目,索南冷智提前做思想动员,进行牦牛入股、草山租赁,享受分红,巴利听得津津乐道、连连点赞。

在查雀贡麻村村两委院子里,查雀贡麻村驻村工作队员索南亚排说,“我先把与咱们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增收致富息息相关的给大家详细说一下,大家认真听讲,有啥疑问或者想深入了解的,我们将在互动环节一一为大家解读。

“今年的大学生‘雨露计划’政策怎么申请?”

“小额贷款申请的条件是什么?”

“我前阵子住院的医疗费用啥时候能报销啊?”

“今年我的草山能不能给联合社出租?”

“今年当洛乡实施的联合社+企业+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户”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项目我们能不能牦牛入股,入股了分红的比例是多少?

……

很多事关民生的“牧民心声”一句句道出,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索南亚排更是激动的拿出乡村振兴“1+5”政策书一一给予答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文件大道理”悄无声息融进了“临时小课堂”。

“小宣讲”里的“大思想”

6月14日,在玛沁县当洛乡人民政府院子里,县委宣传部带领的宣讲团来了,将乡村振兴“1+5”政策宣讲活动从会议上的“圈圈坐”,变成了院子里的“排排坐”。

一排排整齐的“小板凳”摆在乡政府院子里,坐满了牧民群众,大家期待这一场政策上的解“渴”,思想上的解“惑”,精神上的解“压”。

当洛乡贡龙村六社社长索南,早早的来到宣讲现场,眼神中充满期待和激动,他是理论宣讲的“忠实粉丝”“忠实观众”,哪里有宣讲,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宣讲团成员围绕乡村振兴“1+5”政策“一个意见、五个措施”进行全面讲解,政策中对产业发展、增加收入、转移就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作出了全面解读......”

同时对雨露计划、低保申请、就业政策、信访条例、临时救助、生态保护、疫病预防、民族团结、产业发展及乡村治理等国家惠民政策全方位、多角度讲解,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变成了“家乡话”“老土话”,把普通的惠民政策变成了“鼓劲话”“贴心话”和“百姓话”,摆脱了“填鸭式”生硬灌输的讲课方式。

“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啊,听完真的让我们牦牛养殖更有底气了......”,索南激动的说道。

乡村振兴“1+5”政策宣讲给牧民群众及时送来了党的最新政策,方便群众熟悉掌握各项惠民政策的享受条件、申报流程,把政策红利转换为发展实效,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确保打通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乡党委政府将坚持把乡村振兴“1+5”政策融入到理论宣讲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宣讲新路径、新方法,让乡村振兴“1+5”政策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

“小培训”里的“大收获”

自全省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反馈问题整改动员部署会后,玛沁县反馈10个方面20条问题,一场提站位、强思想、高质量、重实效的问题整改在当洛乡徐徐铺开,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坚决打赢“翻身仗”。

尤其是驻村工作队的反馈问题更是引起了当洛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将驻村干部管理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加大力度整改落实。

尔金才让副书记更是扛起来主责,他说,“就从最简单的APP考勤打卡开始……”

他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知全乡所有驻村干部打卡签到,甚至一个一个发签到打卡提醒信息。

乡党委政府立即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管理办法暨发挥驻村帮扶作用专题学习会,学习《青海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的通知及乡村振兴“1+5”政策。

贡龙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昌义对乡村振兴“1+5”政策的学习兴趣高涨,对文件中的“一个意见、五个措施”深入研究,收获满满,为贡龙村的发展更加有了信心。

查雀干麻村驻村干部才让扎西表示,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知耻而后勇,认真学习,自我反思,严格执行打卡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定期上报工作日志,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驻村工作职责,严禁出现“走读式”和“两头跑”现象。

“小长廊”里的“大成果”

“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在哪里”。6月13日,在当洛乡易地搬迁小区的“文化长廊”下坐满了牧民群众,此时,一场乡村振兴“1+5”政策的宣讲拉开了“序幕”。

当洛乡大武地区负责人久西盛情饱满的讲着党的惠民政策,从党的二十大精神到乡村振兴“1+5”政策,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在国家惠民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当洛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实现了“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

实现了“产业扶贫”向“产业致富”的转变,

实现了“基本满足”向“优质服务”的转变,

实现了“乡村治理”向“乡村治美”的转变,

实现了“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

用一个个“小变化”展示了“大发展”,用一个个“小故事”反映了“大时代”。 

“每次久西和我们‘喧’起来,都能以小见大,让我们听得明白,理解得深入。”说起长廊宣讲,牧民群众多吉措打开了话匣子,“久西总能抓住惠民政策的重点工作和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将‘大主题’转化为‘小事例’,把‘书面语’变成‘拉家常’,每次都能说到我们的心窝窝里”。

“小发展”里的“大产业”

生态兴,则产业兴。一直以来,生态畜牧业是玛沁县当洛乡主导产业、基础产业,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

乡村振兴“1+5”政策关于进一步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抓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培育一批联农带农典型,实现农牧民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当洛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瞄准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立足实际,突出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积极探索“联合社+企业+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户”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大力实施2023年当洛乡600万生态畜牧业联合社养殖基地项目。

同时实施80万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项目、55万当洛乡加青村产业提升项目和200万暖棚建设项目。

这些项目的落实无疑是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生态保护、牧民增收的好渠道、好机会,更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好政策。

加青村支部书记沙日才也是本村的养殖大户,家里350多头牦牛,这些年来,作为村支部书记,积极努力申请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想方设法为村民谋出路、提收入。

得知乡党委政府要引进企业,实施生态畜牧业项目时,沙日才满脸笑意,非常高兴、无比激动,多次参加乡政府召开的各类会议,每次开会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当洛乡联合社购牛的通知下发后,马上召开村两委会议,鼓励牧民群众牦牛入股、草山租赁、入股分红、提高收入。

相信,随着乡村振兴“1+5”政策的实施及各项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当洛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后续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成果巩固措施更加有效全面,为推进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小乡村”里的“大试点”

乡村振兴“1+5”政策关于进一步强化乡村建设的若干措施中指出,“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乡村建设行动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试点村、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等建设项目……”

自得知当洛乡查雀贡麻村被列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消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要求,坚持“一村一特色、千村千面貌”,科学规划布局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

查雀贡麻村驻村工作队员昂秀年智积极对接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023—2025),双方进行充分沟通,符合因地制宜,体现文化内涵、时代特色和高原乡村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共同谱写示范点新画卷。

乡党政两位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亲自督导、精心谋划,积极对接相关行业单位,了解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情况,组织开展村庄规划,摸排、调研项目联农带农收益度。

经过摸排调研将桥梁维护、翻新,新建防洪堤坝,硬化改造主干道路面,居民住房风貌改造,示范街打造等28个所需建设项目纳入村庄规划,力争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原生态宜居幸福村。

查雀贡麻村支部书记才求听到“好消息”后更是乐不可言,及时召开村级思想动员大会,村民们热情高涨、信心十足,按照示范村建设要求,主动配合,对老旧土坯房、空心砖房、彩钢房进行拆除,恢复原有原貌。

截至目前,中央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行业专项资金陆续投入到查雀贡麻村示范点建设中。

一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四联三卷”示范村、东西部协作示范村向我们款款走来……

德莫高于博爱民,而政莫高于博利人。乡村振兴“1+5”政策的落实,体现的是情牵群众福祉,群众收获了政策享受的红利,收获了生态、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一幅幅热火朝天的蓝图画卷,一张张安逸舒适的幸福笑脸,当洛的“颜值”在发展中提升、“气质”在提升中发展,给全乡各族群众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随着乡村振兴“1+5”政策宣讲工作的不断深入,一条条支农惠农政策得以知晓,一个个“疑难杂症”得以解决,一项项民生实事得以落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逐渐成为现实,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发展镌刻着致富“密码”的现代化当洛又在凯歌中奋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周排行榜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