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讯(记者李剑)“订单很多,都快做不过来了。手套质量没得说,客户满意,他们会长期在我们这里订货。”伊犁卓万服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崔玉东说。12月13日,记者走进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区,看到外贸企业生产车间内,缝纫机“嗒嗒”作响,流水线上,工人们忙碌不停,正全力保障完成客户订单。
据了解,伊犁卓万服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手套主要销往俄罗斯、土耳其以及西欧一些国家。非洲是伊犁博德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箱包的主要市场。新疆大漠传奇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则持续不断地收到来自日本、韩国的家居用品订单。
伊犁博德服饰有限公司厂长许海春告诉记者,订单几乎没受疫情影响,公司今年生产的成品包数量达150万个,一天能生产四五千个包。
“一双手套虽然小,但在制作过程中,至少要经过三道检验程序,质量完全合格,我们才能包装发货。”崔玉东说,“这些年,能一直源源不断地收到订单,正是因为产品质量有保障。”
走进新疆大漠传奇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各式花色新颖、糅合了当地元素、款式不一的家居用品摆满了成品展示间。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把绵软洁白的棉絮平整在布料上。车间内充满了棉制品温暖柔和的气息。
“新疆的棉花阳光照射时间长,更松软柔和,这是我们的产品优势,也是我们产品深受日本、韩国客户喜欢的原因。”新疆大漠传奇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石羡虾说。
此外,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于我们落户这里,伊宁县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积极帮助我们解决了用工问题。”崔玉东说,如今,厂里有200多名工人,一年可以生产200万双手套。该公司财务总监马惠说,政府今年对外贸企业的专项扶持力度比去年增长了30%。
“像就业稳岗和员工培训,政府给到企业的补贴,去年每人5800元,今年每人6400元。”许海春说。
如今,作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在政府的鼓励扶持下,伊宁县“中国制造”正在用匠心创建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