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经贸要闻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仑语:北仑探索“两山”转化下第五条路径

2025-08-18 12:11 来源:未知

  就在前几天,《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大幅报道了北仑在“两山”理念下的实践成果。

  8月15日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在全国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能被央媒选中‌,都在传递一个重要信号,北仑这个基地不一样。分析来看,北仑探索的是一条“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如何从原先“对立矛盾”到“协同推进”的发展道路。在目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下,“哺绿促金”的探索更具重要性。

  先看新提法:用“两个鼎”显示“哺绿促金”的强大底气。

  在“两山”转化中,较为常见的是“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绿色资本”这四种转化路径。

  但这次这篇文章,提到了一种全新的路径:“哺绿促金”。归纳来说,“哺绿”重在强化经济反哺生态的能动机制,进一步加大生态资本投入力度,“促金”重在生态价值向经济能级的跃迁效应,通过资源节约利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种路径也为全国工业城市践行“两山”理念提供了“北仑方案”。

  这来源于北仑的发展底气:2025年,北仑捧回全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浙江制造天工鼎”,实现了“三连冠”。

  同时,北仑又是全市唯一一个连续十年获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并四夺“大禹鼎”金鼎的县(市、区),夺鼎数量居全市第一。

  再看怎么做,用“三重循环”证明“哺绿促金”的实践可能。

  如何“哺绿促金”,北仑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多元参与”的生态环保投入机制,这其中,市场主体怎么引导参与是原先一大难题。

  以往,企业不愿投入资金是因为发展“绿色技术”成本高,环境污染又容易通过外部性进行转嫁。而现在,伴随西方绿色贸易壁垒的加剧,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从客观上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简单来说,如果产品“含绿量”不够,产品就“走不出去”,而节能降耗新技术带来的规模化效应,也进一步为企业节约成本带来了主观能动性。

  但北仑的最大特色是在这机制下构成的“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三重循环体系,打通了企业间废物交换、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等瓶颈。

  循环体系特征就是“物尽其用,吃干榨尽”,不浪费每家企业的“副产物”。而能做到这点,北仑主要从产业招商端就开始了谋划。

  引进龙头。让他们通过自我迭代技术,“变废为宝”提高效益;

  招商补链。通过链式招商,上下游企业建立起产业链循环发展;

  改革补位。以系列集成改革,让更多企业愿意“向绿改”。

  关键是突破点,用“0到1”构建“哺绿促金”的未来前景。

  项目建设用地和生态建设开发的“互争资源”怎么破?这是每一个工业城市都会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北仑“山多可用地少、项目多需求大”,资源紧张会间接加剧生态压力。文章提到,北仑探索用“空间优化”这步棋去探索“无人区”。

  宁波舟山港是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北仑协调港口、产业、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步步做起,逐渐腾挪出城区低效土地,减少城区噪音、废气污染,也提升了物流的畅通效率;大宗商品贸易发达,但企业土地需求大,北仑首创地下洞库确权,向地下要空间。这些全省甚至全国首创的新路径,都有可能成为北仑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仑的实践表明了“两山”理念的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而北仑在发展模式上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绿色发展路径,这种引领是及时的、有远见的、鼓舞人心的,未来在继续坚持并持续走好这条路的过程中,相信还会有更多“含金量”的北仑方案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贡献。(记者 谢 挺 周佳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