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源头管理,把好“审核关”。做实做细两定机构准入工作,按照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办法和《楚雄州医疗保障定点管理经办规程实施细则》严格审核定点管理材料,通过实地查看,并结合线上线下等渠道核实相关信息,对新申报定点资格的医药机构在市场资质、软硬件等方面严格按流程开展审核评定,对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在县域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截至目前,全县共有59家定点医药机构,其中今年新准入医保定点医药机构3家。
二是紧盯医保服务协议签订及管理,把好“契约关”。对组织全县59家定点医药机构签订医保管理服务协议履行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督导全覆盖,同时根据各定点医药机构协议履行情况,对薄弱环节组织相关政策业务培训学习6次,督导各医药机构诚信履约,依法依规依协议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立足日常监管,把好“红线关”。采取日常审核全覆盖和重点稽核相结合等方式,对辖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开展日常审核稽核。根据医保大数据筛查分析、智能审核系统监控审核、人工再次抽审、现场督导检查等发现问题,采取与参保人员(在院、出院、门诊、药店购药等参保人员)随机访谈等形式开展稽核检查,重点加强对诱导住院、过度治疗、不合理用药、串换药品、耗材、重复收费等行为的整治力度。
四是运用年终考核,把好“安全关”。每年年初对上年度定点医药机构就医保协议管理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医保政策、医保管理服务协议执行情况、服务质量、服务价格、群众满意度等项目进行年度考核。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25家次,严格按协议要求强化结果运用,同时要求协议机构认真对照服务协议和管理规定逐项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3家医疗机构进行约谈限期全面整改,已克期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