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经贸要闻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农副产品大蒜茎制备高科技钠电,实现高安全钠电池产业化

2025-04-22 10:10 来源:未知

锂资源的匮乏和生产成本暴增,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与锂相比,钠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以及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团队对钠离子电池寄予厚望。目前,储能企业主要使用以硬碳作为负极制造储能电池,但由于传统材料制备的硬碳成本高,且使得钠电具有温域窄、容量小、短循环寿命和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的缺点,市场急需开发出一款体积能量密度高,成本低,适合快速推向市场的一款钠电负极。而与此同时,在河南工业大学的一个化学实验室里,一堆堆发霉变质的大蒜茎正经历着科技赋能的华丽蜕变。河南工业大学碳钠青锋团队依托本校国家级实验室,在河南省特聘专家朱利敏教授的指导下,以先前对茶叶,梧桐叶等生物质材料的研究为基础,进行对新材料——大蒜茎的探索,全球首次提出利用大蒜茎综合利用制备钠电硬碳,同时解决了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电化学性能差三大企业技术关键共性难题,并实现大蒜茎资源化开发,清洁化处置,高值化应用。该团队通过独创的“酸洗-活化-碳化”三步法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端钠电池负极材料,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材料表面含有一定的氮元素,其中吡啶氮占比较大,这些活性位点显著提升了钠离子的吸附能力;拉曼光谱检测到ID/IG值为0.97,证实材料内部存在丰富的结构缺陷,为钠存储提供了充足空间。

图一 对材料进行研磨

图二 材料进行多级纳米孔碱性催化

 

图三 酸化构筑强界面相互作用后离心

 

图四:团队成员在实验室研发材料,做实验记录

图五:基于大蒜茎大蒜茎衍生碳材料制备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实图

 

 

图六:对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通过系统研究热解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团队发现最佳碳化温度及时间为800℃—2h,且其电化学性能展现出优异性能。该电池在电流密度为0.1 A/g下,充放电100次的循环性能,其首周充放电比容量就极为优异,首周即具有较大的不可逆容量。首周后,充放电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且100个充放电循环后,库伦效率接近100%,容量保持率极高,表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图七:对电池进行充放电CV测试

团队成员通过调查国内外相关企业,发现企业内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碳钠青锋团队对实验产品进行了过冲、过放、高温、高压、针刺等一系列安全测试,所有状态下均未出现冒烟、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表现出此钠离子负极材料优越的安全性能;通过将生物质大蒜茎价格、化学用量和能源消耗进行对比得出,与传统硬碳材料过程相比,它具有更为满意的利润;与行业主流钠离子电池负极对比,该产品也具有三大核心优势,即具有宽温域、长续航、高保持的突出特点,解决了商业共性问题。目前,碳钠青锋团队已申请国家级大创项目并成功立项,且与郑州恒博公司达成合作,其成果带来的各方效益受到公司充分肯定。未来,团队将侧重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行稳致远。

图八 团队合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