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洲肉类和农产品出口商JOC Australia Pty Ltd(以下简称“JOC”)通过大宗易行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运营的TradeGo平台,完成了全球首单在国际贸易中采用合规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和融资的业务。这一突破不仅验证了稳定币在真实国际贸易场景中的可行性,也为全球贸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范式。
9月15日,当一柜装载澳洲冻肉的集装箱从墨尔本港驶向泰国林查班港时,一场跨境贸易的金融创新也同步发生。澳洲物流公司Freight Solutions在TradeGo平台上签发正本电子提单并发送给发货人JOC,取代了传统纸质提单的签发和寄送流程。
随后,JOC的业务员将电子提单锁定在智能合约中并发起融资请求,触发合约条件后,资金方账户中预存的稳定币货款通过Web3支付服务方鲲KUN即时转入JOC账户,实现“放款即到账”。
一个月后货物抵港,JOC通过稳定币还款赎回电子提单,买方支付尾款并完成提货,形成了“电子提单签发—提单质押—稳定币放款—稳定币还款—赎单提货”的完整流程。
稳定币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工具,其本质是基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代币化”支付手段,通过区块链实现点对点跨境交易,其运行依赖1∶1发行规则、1∶1赎回规则与储备资产管理。通过锚定法定货币(如美元、欧元等)实现价值稳定,稳定币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现行信用货币体系的数字化延伸,正从底层重塑传统支付体系。
在跨境电商领域,稳定币在结算端的合规使用已初具规模。然而,这部分交易仅占全球跨境贸易总量的约11%,还有89%的跨境贸易仍停留在线下,尤其是以海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大宗商品与集装箱普货贸易,占比超过九成。这些交易由于数据脱网、单证纸质化,难以实现有效的数字化。
按照目前国际贸易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预测,到2030年,全球贸易核心单据将全面电子化,其中以电子提单(eBL)为核心的单证体系将成为主流。这一趋势将为稳定币进入超过30万亿美元的国际贸易市场,打开全新的应用场景。
此次业务的成功落地,标志着TradeGo已率先验证了稳定币在真实贸易场景中的可行性与合规路径。
作为这场创新的主导者,TradeGo平台依托大宗易行科技(宁波)有限公司的技术实力,于今年7月获得全球法人识别编码基金会(GLEIF)授予的可验证全球法人识别编码(vLEI)授权发行机构资质,成为全球首家获此资质的大宗商品数字化服务商。
同时,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还将开展大宗商品贸易数字化试点,深化大宗商品现货与期货市场联动,扩大数字提单、电子仓单等数字化凭证的应用规模,助力大宗商品贸易链和数据链深度融合。(记者 毛飞英 通讯员 邓小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