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热点关注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北仑“志二代”用行动书写温暖答卷

2025-10-14 12:34 来源:未知

  近年来,“亲子档”志愿者逐渐成为了北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子女跟随父母走上街头,为服务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父母们的熏陶下,一件件红马甲正从家长的肩头传递到孩子身上。这不仅是两代人之间的默契,更是北仑城市温度的体现。我们的志愿服务温情,从不局限于一代人。”区志愿者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志愿者夏嵋已有18年的“工龄”,她的儿子齐泓祎从4岁多起,就成了她形影不离的“小跟班”。“每次去福利院服务,我一拿起理发工具就忙得顾不上他,可每次回头,总看见他踮着脚给老人捶腿,或是凑在爷爷奶奶耳边陪他们聊天。”

  随着年龄渐长,齐泓祎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他经常主动拉着妈妈一起去,甚至有时“绕开”妈妈,独自去福利院服务老人。他的热情赢得了爷爷奶奶们的一致好评。“我们是看着小祎长大的,看到他像妈妈一样热心助人,真的特别欣慰。”梅山敬老院的王爷爷说。

  当被问及“父母是怎么教育你们当志愿者的?”大部分孩子的回答是:看着他们做,然后自己跟着做。

  志愿者张芳芳的儿子欧泽浩有一个特别的习惯——他的裤子口袋永远像是个“移动垃圾箱”。每次洗衣服时,总能从里面掏出他“攒着”的刨冰包装纸、碎纸屑等。这个习惯,是从他小时候跟着妈妈一起参与环卫志愿服务时养成的。

  “我在没有垃圾桶的时候先把垃圾装进口袋,这样环卫爷爷奶奶就能少弯几次腰捡垃圾,也能早点回家。”欧泽浩说。

  志愿者沈庆的女儿李依宸,也从妈妈身上学会了她的细腻和善良。夜晚看到路边还有老人在卖菜,她拉着妈妈的衣角提议:“我们买一点吧,让奶奶早点回家。”沈庆十分动容:“爱从来都是相互传递的。孩子从体谅我的辛苦开始,慢慢学会了心疼更多人。”

  从社区便民服务点到各福利院,从重大赛事保障到街头日常服务……北仑的“志二代”们,正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温暖的责任。据统计,目前北仑共有青少年志愿者9551人,占全区志愿者群体的5.97%。

  团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们将为青少年志愿者出台更多激励和培养措施,让奔跑在志愿道路上的小小身影,逐步成长为未来耀眼的‘志愿红’,为城市持续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记者 舒一展 通讯员 刘慧 周云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