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法治中国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北京检方全链条打击网络犯罪办案8203件

2023-12-20 08:12 来源:北京日报

  19日,北京市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机关网络犯罪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据通报,2021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共计8203件11625人。这些案件呈现出数字经济新业态伴生犯罪增长、向民生领域侵蚀蔓延,以及黑灰产业链为网络犯罪“输血供粮”等特点。

  发布会发布了《北京市检察机关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白皮书分析2021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网络犯罪案件发现,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一是数字经济新业态伴生犯罪增长态势明显。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金融新兴模式的迅速发展,衍生出虚假投资理财APP、虚假外汇交易平台、虚假期货投资平台等新型诈骗手段,披着“网络投资”的外衣行诈骗之实,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东城区检察院办理的秦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行为人设立虚假“网络交易平台”,吸引新会员扫描老会员二维码加入,参与加价“买卖”玉石等贵重商品,参与人员131人,涉案金额人民币2500余万元。

  二是网络犯罪向民生领域侵蚀蔓延。包括利用定制版“抢号软件”抢挂知名医院就诊号,恶意抢占医疗卫生公共资源;在教育培训、资格考试等领域通过虚假宣传对特定需求人群实施“精准诈骗”。

  西城区检察院办理的张某某、敬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行为人利用定制版“抢号软件”抢挂知名医院就诊号,严重扰乱就医秩序,损害民生利益。后两名被告人被判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一年。

  三是黑灰产业链为网络犯罪“输血供粮”。网络犯罪的黑灰产业链形态复杂多元,上、中、下游链条盘根错节、快速迭代,助推网络犯罪手段多样化、引流精准化、行为隐蔽化。

  有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使用VOIP、GOIP等技术设备,突破空间地域限制,在境外远程控制在境内安置的设备,批量发送诈骗短信、拨打电话。

  四是匿名“洗钱”手段助推上游犯罪滋生。包括以为主播冲榜打赏为幌子,将打赏资金隐蔽回流至上游犯罪分子手中;利用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追溯难等特点,以虚拟币交易的方式“洗白”赃款。

  有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直播间人数众多、交易量大的特点,以为主播冲榜打赏为幌子,将打赏资金隐蔽回流至上游犯罪分子手中。有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追溯难等特点,以虚拟币交易的方式“洗白”赃款。

  五是互联网企业数据安全存在风险隐患。一方面,犯罪分子通过“撞库”、网络“爬虫”、“钓鱼”网站等方式非法获取企业存储数据;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通信公司等持有客户核心资源的单位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获取公司数据并出售。

  朝阳区检察院办理的刘某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行为人利用他人制作的“撞库”软件,非法入侵某科技公司运营的APP后台,获取约1万个APP用户名及密码,后将非法获取的账号信息变卖获利。

  白皮书还介绍了全市检察机关网络检察工作的做法,包括全链条打击网络犯罪,坚决斩断网络黑灰产业链;强化网络检察综合履职,形成法律监督合力;落实数字检察战略,大数据赋能网络犯罪检察“提档升级”;强化协同治理,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打造“法律+技术”办案模式,提升专业化办案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