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新闻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宁波首次摸清土壤生物“家底”

2025-10-20 08:45 来源:中国宁波网

  记者从宁波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宁波市土壤生物“家底”首次摸清,调查成果近日通过验收。 2024年9月,宁波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开展土壤生物普查。项目组组建了一支由农业、生物、环保、地质等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调查人员的足迹遍布农用地、林地、园地、湿地,共计调查生物样点202个,分析107个土种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现状,基本覆盖宁波不同生态类型的土壤区域。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样点15个,垦造耕地样点6个,红美人柑橘、白枇杷、水蜜桃和杨梅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样点30个。 “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线虫、蚯蚓、原生生物等,在土壤中发挥着分解有机物质、循环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等重要作用。”参与普查的宁波大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葛体达表示,土壤生物调查不仅是土壤普查的重要环节,更是评估土壤健康和生态功能的关键手段。 在土壤生物普查中,宁波市还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首次对微生物、线虫、蚯蚓、原生生物四大类群进行同步定量分析。这一创新举措为东南沿海地区土壤健康评价提供了关键参数,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本次普查完成了全市范围高分辨率的土壤生物属性空间制图,生成了宁波市首套土壤生物“系列图谱”,并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土壤生物一体化数据库。 图谱清晰展示了各类生物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 例如,细菌多样性在宁波市中北部地区较高,真菌多样性在东北部地区形成高值区,古菌多样性在中部地区形成连续集聚带。磷酸酶活性高值区集中在余姚、奉化等地,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西南部山区最低。土壤动物如线虫、蚯蚓的数量与多样性在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较高,中部长期受水淹的水稻区,则明显偏低。这为今后土壤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决策工具。 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水田还是旱地,高标准农田在多项关键微生物指标上均优于非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水田的细菌和古菌丰度更高。这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培育了丰富、活跃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强了土壤的生态功能与自我调节能力。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此次普查成果为基础,依托已建成的数据库,强化成果应用,做好土壤普查的“后半篇”文章,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城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