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一种双收”模式具有投入少、劳动强度低、产量高等特点,高石镇全力保障双季稻“稳面积、提单产”,积极打造再生稻童家村百亩示范区,通过推动责任压实、创新培训等方式实现“一种双收”,形成示范片带动区域种植,增加粮食总产。
一是压实责任,细化任务。成立“主要领导强部署-分管农业领导亲自抓-乡镇农技站实施-村组干部配合”专项队伍,制定《2025年再生稻生产工作意见》,形成“生产目标台账化、监控流程规范化、责任落实具体化”三化模式,实施“分片把关、责任到人、挂户指导”三步走策略,目前,开展任务清单巡查12次,各村生产进度稳定。
二是优化培训,促进发展。全面落实“以县训镇、以镇训村、以村训组”机制,创新开展栽培品种特性、稻苗长势、新技术引导等10余类话题座谈会5次,镇、村、组三级农技人员沉浸式分片指导12次,发放田管关键时期技术材料120份,确保重施基肥、巧施穗肥等“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得到全面实施。
三是典型示范,巩固生产。打造童家村百亩示范区稳产机制,按照“挂包责任-技术落实-生产保障-技术把关”4个节点,形成技术力量“逐点把关+分户督导+深入到田”模式,创新推进“六个统一、六个推广”技术措施,统一配送种子等物质到村,严把催芽关、留桩高度关等6个关键环节,确保示范点栽培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达100%。(四川威远县高石镇:谢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