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人居环境整治 美了“颜值”醉了“身心”

2022-12-21 10:48 来源: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网站

 初秋时节,在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农村牧区,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村庄治理和谐有序,三三两两的村民,信步闲聊,尽享亮丽美好乡村生活。

  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

  近年来,敖勒召其镇按照“全域发动、全时保洁、全员参与、全面融合”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牧区焕发出“干净、整洁、有序”的崭新面貌,提升了乡村的外在颜值,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实现了从“面子”靓到“里子”美。

  镇统筹齐发力

  改善人居环境品质、建设城乡亮丽典范,敖勒召其镇在这张答卷上,写满了“努力”。

  敖勒召其镇始终把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点,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及时把任务、责任分解到党政一把手、包片领导、包村部门、嘎查村(社区),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包片领导分管抓、包村部门协助抓、嘎查村(社区)直接抓的“四级联动”机制,统筹调动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网格员等力量,全面组织发动、全力推进实施。

  有压力,更有激励。围绕洁净、优美、宜居要求,敖勒召其镇通过环境卫生整治评比活动,实行“红黑榜”制度,以“红黑榜+积分超市”为形式,将上“红榜”作为获取积分的主要标准,农牧民累计到一定量的积分,即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的商品,通过精神引领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形成了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氛围,换来的是一个个嘎查村褪去旧衫、展露新颜的新图景。

  家家户户“动”起来

  嘎查村(社区)的一草一木,谁最为熟悉?风俗习惯,谁最能把握?改善人居环境的愿望,谁最为强烈?答案是,生活在其间的农牧民。

  改善环境,亦能改变人。每天清晨,三道泉子村民高保军和往常一样,打扫完自家院子,分类好垃圾,便拿着扫把出了门,加入到正在村里保洁的志愿者服务队中。“以前这里堆放着小山一样的柴垛,风一吹,飘得到处都是。现在村子里该拆的拆,该补修的补修,该打扫的打扫,环境一美,人的心情也舒畅了。”如今在敖勒召其镇,农牧民们纷纷拿起扫帚,勤扫“门前雪”,已成为一道风景。

  环境治理从来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大合唱”。近年来,敖勒召其镇以共建共享为核心,通过各嘎查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动、志愿者推动、嘎查村小社长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模式,按照“四有”(有组织机构、有实施方案、有任务清单、有监督问效)工作机制,依托“镇统筹、村负责、户落实”的三级联动治理模式,发动农牧民主动参“战”,开展“全民大扫除”,努力让农牧民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人人都是美丽践行者

  众人拾柴火焰高,环境整治正是依靠众人的力量共同推进的。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也是形成共建美好家园氛围的过程。广大农牧民在参与缔造“美丽”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美丽”的践行者。

  近年来,敖勒召其镇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起抓,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不断改变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方式。

  一方面,结合乡风文明大行动,各嘎查村按照实际情况,突出“一约+N制”作用,修订完善符合本嘎查村的村规民约,重点将整治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的举措、要求、共识、成果写入村规民约,与农牧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顺势推动嘎查村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闩整人家”等评选活动,引导农牧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一方面,依托净土、净水、净气的优势,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种养方式,探索绿色、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模式,减少农膜、化肥、农药、畜禽产生的污水和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产业发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厚植经济资本,为打造宜居宜业的“亮丽敖镇”奠定经济基础。

  如今,敖勒召其镇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发生了由表及里、由量到质的变化,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美丽嘎查村,成为今日农村牧区百姓幸福生活的生动场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