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怡宁 卓博寅
本报讯 眼下,草莓种植进入关键育苗期与定植初期。10月24日,来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专家,深入我区各草莓种植基地,开展“送技到田”专项指导服务,为种植户送上“技术良方”。
“往年这时候草莓苗该开花了,今年高温天多,苗没精神,叶片卷、不长个,真担心活不了。”在尚田街道尚东村的草莓种植大棚,种植户王尤一攥着几株弱苗,向专家道出“心头急”,农技人员随即俯身为苗“诊脉”。“草莓苗定植后适宜温度为15℃至25℃,今年草莓苗定植后温度仍然过高,根系吸不上水、叶片水分又蒸发得快,苗自然‘没精神’。”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张传清现场拆解症结,建议种植户对弱苗搭配使用植物激素和叶片肥来增强植株长势。
“以前遇到草莓苗问题,只能凭经验摸索,走了不少弯路。现在专家上门指导,手把手教技术,不仅解决了眼前难题,还让我们学到了科学的种植方法,丰收更有底气了!”王尤一表示。
在岳林街道爽爽家庭农场草莓种植基地,农技人员则重点围绕“土壤改良”“病害预防”展开指导。针对部分地块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的问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建议施用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并提醒种植户提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防范高温高湿环境下易爆发的炭疽病、根腐病。“以前种草莓,等病害来了才着急用药,现在专家提前把‘预防方子’给到手上,管理更有方向了。”该农场负责人斯双双表示。
针对高温缓苗、土壤墒情调控、早期病害预警等技术难题,此次专项指导还组织了技术培训讲座。“接下来,我们会根据草莓生长周期,分阶段组织专家下沉指导,让种植户遇到问题随时能问、及时能解。”区农业产业研究院助理农艺师何甬丑琳表示,通过“零距离”技术服务,既要帮种植户破解当下难题,更要教会科学种植方法,让“技术底气”变成草莓产业的“丰收底气”。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