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9时30分,北京证券交易所钟声敲响,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920056)正式挂牌上市,这不仅是北仑区今年第一家登陆北交所的A股企业,也是宁波市今年首家A股上市公司。
此次IPO共发行1478万股,发行价为每股7.21元,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1.07亿元。
根据招股说明书,能之光此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意味着能之光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开启新的征程。”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发饶,在上市仪式现场难掩激动。
能之光位于北仑区春晓街道,自2001年成立起,始终专注于高分子接枝改性技术的产业应用,用24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高分子接枝改性技术,正是能之光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利器”。
“六七年前,不少国产汽车车内存在异味,许多消费者宁愿多花钱买进口车。”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维华回忆道,能之光研发团队率先突破相容剂技术,显著降低了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助力国产汽车供应链补上关键一环。
孙维华介绍,公司以“高分子化学接枝改性”“高分子超临界流体净化”“有机无机功能复合”三大技术平台,孵化出熔融接枝反应挤出技术、超临界流体净化技术、功能母料制备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目前,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7项,其中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51项,并成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级院士工作站等研究平台。
强大的研发体系支撑着产品矩阵的持续扩张——公司通过深耕相容剂、增韧剂和粘合树脂等功能高分子产品,已自主研发出了300多个牌号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不同性质材料间相容或粘合所需的高分子材料及解决方案。产品应用于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膜等材料,应用领域覆盖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光伏组件等多个终端市场。
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高分子助剂业务营收从5.35亿元稳步增长至5.75亿元,功能高分子材料板块更从1667万元跃升至2791万元,带动总营收突破6.1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4.82%。客户名单中包含金发科技、普利特、LG化学、巴斯夫、沙比克等龙头企业。
“相信能之光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未来值得我们期待。”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宁波凡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董事长杨辉表示。在他看来,上市不仅意味着资本通道的打开,更将成为企业技术突围的新起点。
面向未来,张发饶透露,公司将更加努力,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砥砺前行,来回馈投资者、回馈社会。
近年来,北仑充分发挥港口、产业、开放资源优势,抢抓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契机,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全力助推企业扬帆资本蓝海。
“比如我们这次企业上市,需要大量的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北仑的最多跑一次,使我们感觉到非常便利,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孙维华说。
“我们将增进与交易所、券商的联动,重点聚焦在审和待申报企业进度,并依托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专班及‘上市加油站’,持续摸排筛选‘上市苗子’企业,组织企业申报市级储备库,同步提供精准化上市服务。”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我区上市公司已达24家、上市后备企业超过50家,呈现出“梯次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记者 毛飞英 毛晨烟 通讯员 陈雁 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