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县财政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县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清查资产、创新共享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及低效运转资产,国有资产管理效益和使用效率显著提升。
“我们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抓手,通过建章立制、摸清家底、循环运用,全面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制度先行强保障。出台《象山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国有资产处置范围、权限和要求,规范处置方式和程序,加强处置收入管理,强化对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扎实推进国有资产精细化、科学化、动态化管理。截至7月,共处置资产6067件,涉及金额2760万元。
摸清家底夯基础。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资产清查要求,对于大型活动和临时机构购置设备及长期闲置不用或低效高耗运转的资产,及时上缴实物公物仓登记建档管理、集中调配,确保对纳入公物仓管理范围的国有资产底数清、状态明、信息准。截至7月,已入库资产456件,资产原值约70万元。
循环增效重运用。推动公物仓管理与资产配置、处置等全流程有机衔接,严格实行“调旧优先”机制,明确要求单位在资产调拨或新购前须先行比对公物仓存量,推动县内闲置及可利用资产共享共用。截至7月,共从公物仓调拨资产57件。
县财政局将持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进一步拓展公物仓覆盖范围与功能,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深度融合,加快实现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促进各类资产高效循环利用,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记者 王超男 通讯员 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