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仑最乡音”2025年村歌村K大赛郭巨分区赛在郭巨文化中心广场开唱。柴桥、白峰、郭巨三大战队齐聚,14组参赛选手以歌为媒,用悠扬旋律与质朴情感唱响家园恋曲,现场独唱、合唱轮番登场,氛围热烈。
舞台的精彩,离不开幕后的执着。比起台上的歌声,选手们为热爱全力以赴的故事,更让这场“乡音之约”有了温度。
后台休息室里,记者注意到,郭巨选手朱佳婕坐在轮椅上,左脚上的绑着绷带。她握着手机,反复练习着即将演唱的《鱼》,时不时轻声对自己说:“再唱一遍,这句情感还要再沉一点。”
“初中时就开始学唱歌,村歌比赛的舞台我去过好多次了。”谈及与唱歌的缘分,朱佳婕笑着打开了话匣子,“这次脚受伤了,但我更不想错过‘最乡音’,哪怕坐着轮椅,也要把家乡的声音唱出来。”
而另一边的准备区,来自白峰的10岁女孩胡思雅正跟着旋律轻轻摆动身体,妈妈刘秀秀穿着演出服,在她身旁练习伴舞动作。
白峰街道下阳村村民王静康演唱的《下阳村村歌》,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家乡的骄傲与自豪;柴桥街道臧松演唱的《江南》,将观众带到了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女声独唱《太阳》则传递着温暖治愈的能量,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田……
“在这里,没有专业歌手与业余选手的界限,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只要怀揣着对唱歌的热爱、对家乡的深情,每个人都能成为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郭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选手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家乡的故事,传递着乡村的文化,激发了更多人对乡村的关注与热爱。(记者 彭雅丽 罗博文 通讯员 胡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