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热点关注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上新” 极地低温环境模拟实验平台通过验收

2025-10-22 10:17 来源:未知

  首届极地海洋装备关键材料论坛暨2025中国航海学会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日前在我区举行。值得关注的是,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极地低温环境模拟实验平台通过验收。

  工作人员走进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极地低温环境模拟实验平台中的多因子环境实验舱,零下10℃的寒风扑面而来,科研设备上的积雪厚度超过40厘米。

  据悉,该平台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所长王立平布局,历时近3年,突破了低温兼容、原位监测、环境仿真、动态跟踪等系列关键技术,构建出一个接近真实服役状态的极地多因素耦合复杂环境。

  “该平台涵盖多因子环境模拟、冰力冲击、低温力学原位表征、低温盐雾、低温沙尘、高低温力学六大子系统,可模拟最低零下70℃极地低温多因素耦合复杂服役环境下极地关键使役材料的损伤与失效过程。”该平台负责人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蓝席建说。

  随着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牵头创建的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宁波实现基础研究类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聚焦深海、南海、极地等极端环境下的海洋材料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努力打造在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在国内具有引领效应的海洋新材料研发与集成应用创新平台。

  在零下5℃的冰力冲击试验舱里,科研团队成员按下按钮,一艘小船在冰水池中自动破冰前行。“冰水池中的温度低于零下13℃。我们运用自主创新的破冰涂层为小船‘穿衣服’,在这里开展耐冰载荷摩擦磨损等性能评价及失效机理研究。”蓝席建说。

  随着极地战略地位提升和北极航道开发,极地装备面临严苛低温、高湿、冰磨损等多重环境挑战,传统涂层难以同时满足防冰、耐磨、耐腐蚀等要求。“在极地低温环境模拟实验平台等创新载体助力下,团队自主创新的多项涂层已在‘极地’号、‘雪龙2’号等极地科考船、电网设施上,开展实地验证,取得显著成效。”蓝席建说。

  “它作为国内首个极地低温环境模拟实验平台,模拟的环境尽可能接近极地实际情况,尤其是北极。希望全国极地海洋装备关键材料等产业链,与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合作,充分运用好该平台,发挥出价值,淬炼出更为强劲的产业链竞争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发出邀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