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伴随着引擎轻鸣声,一架蓝色氢能无人机迎着风雨从起飞坪平稳升空,完成一键升起、360度自旋悬停、高清变焦、智能跟随、红外拍摄、定点飞行等6项核心飞行项目,顺利实现首飞,为象山低空经济注入“氢动力”。
当天,云朵航空氢能无人机(象山)研发制造基地揭牌仪式在我县举行。该基地由浙江云朵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集研发、制造、示范应用于一体,立足象山“空海一体、创新无限”战略定位,重点布局氢能无人机飞控系统研发与行业AI算法训练两大核心方向,致力于建设国内领先的氢能无人机产业化平台。
基地规划建设高标准研发中心、智能化生产线和开放测试场,配套低空智联网通信导航系统、多环境模拟实验室及AI训练云平台,可支撑氢能无人机在复杂海、陆、空环境下的技术迭代与场景验证。依托象山临港临海的区位优势,基地将重点开展海上风电巡检、海岛物资投送、海洋生态监测、应急救援等典型应用场景的试飞与验证,推动构建“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场景落地”的低空经济全链条生态。
活动现场,云朵航空与航天氢能联合发布首款合作成果氢能无人机,并成功完成首飞。该机型搭载航天氢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氢燃料电池系统,突破了传统锂电无人机续航时间短、补能效率低的瓶颈。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达30公斤,续航时间超过2小时,有效作业半径超过50公里,具备长航时、长寿命、高负载的飞行性能。
“我们研发的阴极闭式空冷燃料电池可为30公斤至1吨级无人机提供核心动力,突破了续航瓶颈,打破了低温限制。”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系统技术部副部长宋永平介绍,氢能无人机在货运物流、能源巡检、城市治理、应急救灾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据悉,该款氢能无人机预计年产量将突破1000台,首批产品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交付,后续将在全国多个沿海城市及重点生态区域部署应用,加速氢能技术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记者 黄玎)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