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新闻网
当前位置:经贸资讯网 > 新闻 > 行业新闻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江津: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2025-11-13 10:10 来源:网络

  智慧大棚内,小学生观察蔬菜生长,记录数据变化;柑橘园里,中学生除草施肥,学习果树修剪;非遗工坊中,职校学生制作榫卯,学习传统手艺。在重庆江津中小学的劳动课上,孩子们真正在劳动了。

  “我们的劳动课实行学校、田野、社区‘三堂’联动,不仅要让同学们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还要让他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责任感。”重庆江津区教委主任曾祥敏说。

  近年来,江津区探索推出“113+N”劳动教育模式,即以1个区级示范基地为引领,推动每所学校打造1个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机制,拓展N项劳动技能培养。目前全区已开发100多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形成了与当地特色产业和非遗项目相融合的“橄榄课程”“蚕桑课程”“木工课程”等多个特色品牌。

  在黄庄教学点的稻田里,江津区田家炳中学初二14班的刁奕帆正在给蔬菜除草。“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再过几天就可以吃了。”刁奕帆说,“吃不完就拿去卖钱。”一起在田间忙活的王若熙马上反对:“这些都是我最喜欢吃的,怎么会吃不完?自己种出来的菜,吃起来肯定更有味道。”

  一些学校还将劳动课堂设在街道社区。江津中学初一21班的傅博鳌和同学们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帮助几江街道桥南社区修剪绿植、清理卫生死角;滨江四牌坊小学四年级7班最近几堂劳动课,分别是协助鼎山街道高牙社区开展人口普查,以及在圣泉街道几个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据统计,今年以来江津中小学生参与社会服务超过12万人次,参与社会服务累计时长已超过36万小时。

  江津区研发的劳动素养数智评价系统,涵盖全区4万多名中小学生的劳动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劳动课进行全程记录和精准评估。相关数据表明,“三堂联动”开展劳动教育以来,江津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已提升至96.8%,心理素质测评优良率达94.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独家报道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信息合作 隐私保护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