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接受采访的李启旺 喻凯芳 摄
新碶街道鸿翔锦园小区对面,有个由退休老党员李启旺经营的“爱心伞”修理铺。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回收、修复破损雨伞逾1700把,免费供路人使用,以巧手传递着邻里温情。
每天,李启旺都会把修好的雨伞挂在“爱心伞”处供人自取,为淋湿肩膀的路人及时撑起一把伞。这个简易的爱心伞架,已成为北仑街头最温暖的风景。“前几天下雨,送女儿上学没带伞,女儿提醒说路上有爱心伞。”市民喻女士送完孩子后特地来还伞,“这把伞让我们免成落汤鸡。”
2009年,李启旺跟随儿子从河北保定来到北仑生活。凭着修伞修鞋的手艺,他在街边支起小摊。渐渐地,他发现经常有人因没带伞被淋湿,便开始收集被丢弃的旧伞。“垃圾桶、草丛里,搞卫生的朋友会把旧伞送给我。”李启旺说起收集旧伞的经历眼睛发亮,“最多的一次是旅游背回来了11把,坐火车回来的。有的人嫌拿着累就丢掉,我不嫌累。”
李启旺把伞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类,不可修复的伞被拆解成零件备用。拆卸、清洗、修理、组装、缝伞布——每一把坏伞在经过这几个步骤之后,便成了一把好伞。最让他珍藏的,是一张写着“谢谢爱心伞”的纸条。那是一对抱着孩子赶去医院的夫妻匆忙取伞后留下的感谢,他至今依然保存着。
15年来,1700多把经他巧手修复的雨伞走进雨幕,但归还的仅百余把。对此李启旺表现得很豁达:“即使不还,也代表是有人使用了。每一把伞被拿走,就实现了它的价值。”他给记者指着刚修好的十多把伞,笑着说:“今天再挂上去,人家拿完伞,我就觉得修伞是能为大家带来帮助的,很开心。”
李启旺始终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如今他有个心愿:希望更多人支持“爱心伞”,捐出闲置的旧伞。让北仑这个“爱心伞”长期存在下去,温暖更多的路人。(记者 唐梦阳 实习生 周越)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